齒輪去毛刺拋光要求:
1、齒輪(含蝸輪、蝸桿、塑料齒輪)兩端面去毛刺,可放在熱處理前、熱處理后
2、齒面拋光,去除熱處理氧化皮,減少傳動雜音,提高嚙合平穩(wěn)性
齒輪去毛刺拋光存在的難點與相關控制點:
1、種類多,大小不一,小模數齒輪居多,直徑50mm以下居多、體積小、重量輕
2、產量大,日產1.5萬顆左右;提高生產效率、盡量實行自動化上料、下料
3、部分產品屬臺階型齒輪,組裝后去毛刺、拋光
4、工件上、下料、作業(yè)過程中,不能碰傷工件
5、工件下料后,盡可能減少后續(xù)處理工序
6、保證去毛刺、拋光質量統(tǒng)一性
7、盡可能對非金屬齒輪同樣有效去毛刺拋光
8、產品種類多,一臺設備盡量滿足多品種齒輪的去毛刺及拋光
齒輪做完熱處理后,表面會有很厚的氧化層,粗糙度也會變差。如果沒有做熱處理,其毛刺就會很多。所以,無論是不是做過熱處理,齒輪拋光或齒輪去毛刺,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,齒輪拋光后可明顯提升表面光潔度,提升精度。在過去,很多齒輪拋光的工作,是由人工來完成的,這樣的方式,不僅是效率低,更重要的是,人工處理不穩(wěn)定,很容易弄傷齒輪,導致產品報廢。而現(xiàn)在,磨粒流已經成為齒輪拋光的絕佳工藝選擇。
人工拋光去毛刺,非常依賴于人工的經驗。而現(xiàn)在愿意做這類工作的人,越來越難招,特別是年輕人,寧愿去快遞公司或是外賣公司,也不會進廠,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。所以,用機器代替人,不只是成本考量那么簡單,而是在未來幾年里必須要落實的事情,否則整個生產線都要受影響。
使用磨粒流拋光齒輪,可以在有效提升齒輪光潔度的同時,保護齒輪不會被劃傷,大幅減少報廢率。在拋光過程中,齒輪固定不動,流體磨料經過擠壓貼合齒面研磨,將齒面氧化層以及粗糙顆粒磨平。
如果只是去毛刺的話,磨粒流加工的效率會更高,我們看一組齒輪去毛刺前后的照片:
去毛刺后的齒輪,會在棱角處現(xiàn)成一個r0.1的圓角,毛刺清理徹底,不像人工去毛刺那樣會有細微殘留或是死角,齒輪表面也不會留下劃痕,這對于精密度要求較高的齒輪非常適用。磨粒流工藝可執(zhí)行絕大部分齒輪的拋光去毛刺工作,除非是那種尺寸極大的齒輪。